×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教学体会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为患者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可能为公众社会带来严重负担的重性精神疾病,其在国际上患病率约为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广泛受到社会各行各业人群的关注,对精神分裂症的继续研究以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从而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利用阿立哌唑以及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评价以及对比,深入探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教学内容[2-3],并在临床用药指导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让实习生对这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方法以及这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该研究采用临床用药指导模式进行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学生资料 自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的实习生22名,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名。其中对照组实习生女性5名,男性6名,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22岁;观察组女性7名,男性4名,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2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病例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6~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岁;试验组患者年龄在34~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患病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待实习生详细了解科室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正式进入科室之后,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对实习生进行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临床治疗常规用药方法的教学指导。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习生不仅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在此之上,进一步采用临床用药指导模式进行教学,具体内容如下:(1)实习生熟悉规章制度到达科室后,指导老师根据实习生个人特点不同,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并将病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实习当中。使实习生掌握精神分裂症病症特点以及临床用药方法的各种相关知识:阿立哌唑组初给药量5 mg/d,此后根据患者的实际反应,进行药量的调整,最高剂量为30 mg/d,并且在10 d之内加至治疗量,平均用药量 (20.)mg/d,连续治疗2个月。利培酮组的初给药量1mg/d,此后根据患者的实际反应,进行药量调整,最高用量为6 mg/d,并且在10 d内加至治疗量,平均用药量 (4.)mg/d,同样进行连续治疗2个月。在药物治疗期间,不得交叉使用其他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并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时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情况,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改善患者失眠情况,联用其他相应药物进行严重不良反应的对症治疗,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策略调整。

(2)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贯彻教学理念于实验设计当中,完成实习生掌握临床治疗各项知识的实习目的:①对照组患者口服阿立哌唑(国药准字:H)。②试验组患者口服利培酮(国药准字:H)。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对两组用药治疗前后的各项社会功能情况以及药物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依照社会功能量表(PSP)进行社会功能评估,药物疗效判定标准为:①显效:用药后患者的幻想、头痛等症状全部消失或明显好转;②有效:用药后患者精神分裂病症有所好转;③无效:用药后患者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药物总有效率等于显效与有效之和。同时记录各组药物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结果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n(%)]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对照组平均分(73.)分小于观察组平均分(89.)分(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组别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对照组(n=11)观察组(n=11)82 98 60 80 t值 P值73. 89.-0.874 2 0.001

2.2 两组教学病例患者用药有效率比较

在实习的过程当中,对教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进行分析,两组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病例患者用药有效率比较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不稳定 恶化 总有效率[n(%)]对照组观察组χ2值P值43 43 13 11 21 25 6 5 3 2 34(79.06)36(83.72)0.31 0.408

上一篇:浅谈实验课程设计 ——以《临床药物治疗学》
下一篇:没有了

Top